不管怎樣,請記住,一定要明確你的運營策略,要找到合適的用戶,設置好門檻,給用戶提供TA需要的群益和服務,并算好你的成本和收益的平衡。
社群運營門檻不高,但是真正運營好的卻很少,社群的本質是需求,如果沒有解決價值和需求問題,之后的運營、變現問題也很難解決,唯有把根本問題想透了,其他一些“術”也就好實現了。
尋找核心用戶的目標是,社區(qū)的種子用戶一定要比目標用戶高一頭,因為古代有一句話叫做“取法其上,得乎其中”。
冷啟動階段所獲取的種子用戶的品質,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產品的生命周期長短。而筆者所說的這5個步驟,僅僅是一種普適性的方法論,運營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,還需根據自身產品的特殊性,進行相應的變動調整,為自己的產品量身打造出一套專屬的冷啟動方案。
千穿萬穿,馬屁不穿。表揚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,不管是遍布網站,還是在主頁強調,都不分對錯。但是表揚必須是具體的,畢竟用戶都希望能獲得直觀的價值回饋。
怎么拆解活躍度了。DAU=活躍度、周留存=活躍度、訪問時長=活躍度?頻道刷新量=活躍度?這些指標看起來都與活躍度相關,但又都不能直接跟活躍度劃等號
如果公式算出來的數字大于1,且你前端的補貼刺激成本還小于你用戶的終身價值,那么只要彈藥足夠,就能快速成長為獨角獸,希望你就在這樣的企業(yè)里。
用戶的想法有一些靠譜,有一些不靠譜,我們要幫他們做的就是篩出靠譜的想法加以放大,對其進行一些宣傳片拍攝,進一步的培養(yǎng)計劃,打造真正的明星概念。
客戶生命周期是指從一個客戶開始對企業(yè)進行了解或企業(yè)欲對某一客戶進行開發(fā)開始,直到客戶與企業(yè)的業(yè)務關系完全終止且與之相關的事宜完全處理完畢的這段時間。
誰都無法斷言社群的未來是什么,但是也不要緊,“摸”河里石頭的過程,就是人們“認識”河流的過程。
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用戶在不同的情境、時機會被喚醒不同的潛在動機,我們必須根據產品特點、使用情境靈活策劃,這本身也是個復雜的商業(yè)分析過程
第一步,設定目標。要知道你的目標,并且仔細研究你的目標如何量化。 第二步,設定時間框架,目標設定了,時間是用來執(zhí)行的,要設定需要在多久完成這個目標。 第三步,用表格整理下來你的資源,這是一個基本的例子。
我剛到 Mint.com,CEO 就給我了這樣一個任務,我不知該如何完成這個目標。很快 6 個月過去了,我做到了 100 萬用戶,十倍于 CEO 定的目標
不管你是自己創(chuàng)建的興趣社群還是為公司搭建的業(yè)務社群,社群的本質就是一款零開發(fā)成本的社交產品,所以我們需要在社群具體執(zhí)行落地之前思考清晰為什么樣的人在什么場景下提供什么樣的服務。另外業(yè)務型社群還需要對社群的產品價值進行思考,看看它是要對產品的拉新、留存、轉化、促活、品牌的哪一項數據負責,因為只有想清楚價值了才知道這個社群要不要做,投入多少預算去做。
如今整個行業(yè)已經脫離了流量紅利的時代,從投融資到企業(yè)自身都歸于冷靜,精細化數據是大勢所趨。用戶行為數據與業(yè)務數據之間存在的聯(lián)系,如果能有效分辨并利用起來,才能讓行為數據變得更有意義。畢竟,最實在的還是錢
-
2021-11-18 17:28:08
-
2021-11-26 20:04:46
-
2021-11-01 16:55:37
-
2021-11-01 16:50:50
-
2021-10-28 16:47:15
-
2021-10-26 16:51:57
-
2021-10-22 15:08:18
-
2021-10-21 15:59:18
-
2021-10-20 15:27:49
-
2022-05-31 09:56:31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