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紅書快速引流私域的7個技巧(小紅書運營如何安全引流)
如何從公域中搶奪精準流量到企業(yè)的私域,毫無疑問成為了企業(yè)能否能夠挺過寒冬,迎來春天的關鍵點。而在眾多的公域平臺中,小紅書是許多消費品牌重點爭奪的“戰(zhàn)場”之一。
如今流量紅利消失,獲客成本急劇攀升,無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店,都迫切想改變“等客上門”的被動狀況。
01.賬號信息
首先,我們可以利用賬號的信息做一些設置。
將小紅書號修改成微信號,小紅書號是:數(shù)字+字母,就算是和微信號一樣也沒關系。不過每個人只能修改一次,因此要謹而慎之。這種方法是最安全的,不怕被平臺屏蔽或者清除。
另外,很多人都會在個人簡介里面放微博,公眾號,抖音,郵箱等等。但是真正能放的只有郵箱,通過放郵箱,用戶可以從郵箱聯(lián)系到你。你可以設置郵箱自動回復,內容就是你的微信號或者其他聯(lián)系方式。

千萬記住,小紅書的審核是嚴格的。不要傻傻的直接寫VX、加微信等等,你能想到的詞幾乎都會被檢測出來,更不要說網址和二維碼這些了。
02.小號評論法
小號評論法是相對來說比較安全,也是最推薦的方法。
具體操作如下:
(1)準備一個小號,將名字改為與大號相似昵稱,將專輯名改為自己需要引流的聯(lián)系方式
(2)然后在大號下面評論,排序在前面的熱門評論即可;
這里需要注意,不要每個評論都回復,否則因為多次重復問題被當成垃圾信息處理,只回復熱門的評論就能起到引導用戶引流的目的。
此外小號上還可以發(fā)布一些帶聯(lián)系方式的筆記,用大號收藏進行收藏,這樣別人在看大號的信息時就能看到聯(lián)系方式。
03.置頂筆記引導
因為用戶私信太多會容易出現(xiàn)限制賬號的情況,所以可以專門發(fā)布一篇筆記,并將筆記置頂,從而可以更好地引流私域。
但這條筆記很快就會收到系統(tǒng)通知,因為有聯(lián)系方式,所以不被推薦之類的,但是用戶訪問你的主頁,首先就看到的是這條置頂筆記,將精準的目標用戶引導加微信就好了。
這條置頂?shù)墓P記,可以寫加了你的微信能獲得什么價值,也可以寫得比較走心,讓粉絲知道你能帶給他們的價值是什么,讓他們有動力去添加你的私域。
04.「打卡」功能
這個方法真的非常高明和奇特,借助的是小紅書的“打卡”功能,在你的個人主頁上“光明正大”地展示你的廣告位。
具體操作步驟:
(1)首頁左上角小黃圈進入
(2)進入「打卡」功能
(3)選擇自定義打卡
(4)發(fā)布你要引導的信息和圖片
(5)每個作品發(fā)布最好要有時間間隔,不要一口氣發(fā)布

05.私信引流
小紅書的私信需要注意一些誤區(qū)。比如重復發(fā)相同的內容3次,就很容易被判定為營銷推廣信息,文字圖片都一樣;遇到咨詢聯(lián)系方式就馬上給的,別急,先點開這個用戶的主頁,判斷下他是不是同行和營銷號,免得被人惡意舉報都不知道。
我們在進行私信時的正確操作:
(1)不能連續(xù)集中回復,否則會被禁言。回復不同的用戶,間隔3分鐘再回復。
(2)提前準備好帶聯(lián)系方式的圖片,用圖片代替文字進行回復,最好一個用戶對應一張圖
此外,不要在評論區(qū)直接回復聯(lián)系方式,哪怕有人咨詢也不行,因為看到的人多,容易被舉報。最好是多聊幾句,確定有意向之后給發(fā)私信。
如果你擔心私信容易被忽略,對方看不到,可以提示下,不能說“私”之類的話,建議可以說“我單獨發(fā)你”這樣的,或者用聊天框符號代替。
06.直播
小紅書的直播功能已經上線2年多,對比快手、抖音、淘寶直播,小紅書更適合打造品牌,通常需要先完成內容的鋪墊,完成種草,而不是像其他平臺直接就賣貨。
品牌同樣可以選擇自播或是尋找達人合作,最好也是先種草再直播,沉淀了一部分高質量內容之后,直播的轉化率和ROI會有顯著提升。
在引流方式上,可以讓主播通過口播的方式去引導添加私域,或是在私信中進行引導,最好利用一些福利誘餌,提升用戶的積極度,而小紅書上粉絲本身就較為精準,所以不太需要考慮粉絲精不精準的問題。
每次開播前,最好在私域社群里做好直播預告,最大化提升直播間人氣,形成雙向引流。
07.企業(yè)號
企業(yè)號是目前官方一直在強推的商家和用戶建立鏈接的產品。企業(yè)號中私信提到聯(lián)系方式和站外信息,都均不做限制,可以合法進行引流。
首先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支持綁定地址和電話,這個可以有效添加微信進行引流轉化,如果有門店的就可以直接引導顧客到店。
然后還有私信自動回復和群發(fā)功能,一方面能設置關鍵詞回復,引流顧客添加微信,另一方面如果是關注賬號的粉絲,能通過私信功能群發(fā)圖文、優(yōu)惠活動信息、優(yōu)惠券等信息促進用戶轉化,更好的進行互動引流。
文章來源:作者:晏濤。公眾號:晏濤三壽(ID:yantao-219)。
圖片來源: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不為商業(yè)用途,如有侵犯,敬請作者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。
立即登錄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