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售業(yè):總想著用小程序引流,你可能大錯特錯!
關于小程序的4誤解,千萬別掉坑里了!
微信小程序的入口又升級了。
近日,微信「附近的小程序」進行了更新:點擊進去后,頂部上方新增了服務分類的導航,包含了購物、出行、美食、教育學校、公司企業(yè)、生活服務、休閑娛樂等領域。
在一級分類之下,還有細分的二級分類,如購物分類下,有禮品、便利店、花鳥魚蟲、酒類專賣、水果生鮮、眼鏡店、服飾鞋包、家具家居建材等細分的品類。門店也有了自己的臉面,有圖片和基本信息。?
所以,很多人開始歡欣雀躍,小程序的入口又完善了,覺得它很快會成為微信里的美團點評,商家的引流效果又會增強了。
的確,小程序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公司阿拉丁指數(shù)發(fā)布的9月小程序報告顯示,新用戶訪問入口排行前三分別是“小程序打開小程序”、“掃描二維碼”、“微信聊天下拉的最近使用一欄”,而9月份增長最迅速的是“附近的小程序”。估計10月份的這一更新,附近的小程序訪問排名又會上升了。
??
但是,當眾商家和平臺都在推崇小程序的引流效果時,收益最大的零售業(yè)最需保持冷靜,不然跟風做出來的小程序,或只是一個你追不上的熱點。
誤解1: 附近小程序=自帶流量
發(fā)現(xiàn)-小程序-附近的小程序又升級了,不知會不會有人歡呼雀躍?我相信10月份的排名附近的小程序拉新量仍會上升的,但是對引流小程序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用(特指一般無名商家)。
對比美團等生活服務類平臺,它好比是一只還沒孵化的雞蛋,想要吃上雞肉還遠著呢。在美團點評、餓了么口碑6/4分天下之時,用戶如果想要搜索附近的吃喝玩樂商家,會用“附近小程序”功能的人誰手機里還沒個以上任一App,用戶的心智已經(jīng)被教育的很成熟,搜索周邊吃喝玩樂用點評、口碑,外賣外送用美團、餓了么。
而且從用戶體驗上來說,如果要LBS搜索附近的好店:
選擇App的路徑:打開大眾點評App-點擊附近/美食tab-選擇某家店-瀏覽-點單/退出;
選擇小程序的路徑:打開微信-發(fā)現(xiàn)-附近的小程序-美食tab-選擇某家店-瀏覽-允許獲取定位-確認獲取授權-瀏覽-點單/退出
這里還不包括APP具備的UGC、PGC的分享內容和瀏覽體驗,用戶會選哪一個路徑,一目了然。所以,即便附近的小程序增長拉新速度再快,會有多少人在茫茫的一堆小程序名稱中選中你家小程序?
?誤解2: 線下引流=掃描二維碼
看到過一個零售商家,在門店前臺擺放了一個太陽碼桌牌,什么引導語也沒有。掃描進去是一個線上商城,設計啥的就不說了,產(chǎn)品也不是很全。請問,一個已經(jīng)在門店前臺購物要結賬的人,為什么要掃描太陽碼呢?又不是瑞幸咖啡這么“新潮”,總不至于要做線上選購下單、線下取貨吧。除了有些用戶會因為無聊掃描二維碼,想不出其它理由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掃描,可想而知,引流效果很差。
掃描二維碼的使用場景分為線下使用還是離店以后線上使用。線下使用如餐廳點餐,是提高餐廳的下單效率,用完即走即可,也不用想著為小程序引流,每個進來的人都會用。離店后使用的情況,比如我舉的案例,這類零售店的真實目的是想把線下的用戶導到線上,讓用戶有個線上購物的入口;以及獲取用戶,以后進行二次營銷。
那么,對于這樣的情況,就應該在線下門店先設置好引導動作,即為什么關注你?比如掃二維碼領微信會員卡,購物享會員價,掃描送禮品、送券,掃描二維碼微信結賬等,給掃描的動作增添一個功能和福利屬性。
誤解3: 拼團砍價=瘋狂裂變流量
這個時代,誰還有沒有拼過……拼多多?!讓大眾都感受到了社交電商的魔力,然而現(xiàn)在入場才玩為時也有點晚了,小程序用戶最初的新鮮和不厭其煩都已經(jīng)被拼多多耗盡。這類玩法已經(jīng)成為所有商戶的標配,用戶會逐漸免疫,直到不感興趣。當然也不是說這類小程序營銷玩法一點也沒用了,有用,拼的時候質量拼過多多,價格跟多多有一拼,效果還是有的,但是也別抱半年前玩拼多多那樣的瘋狂了。
誤解4: 小程序用完即走,走了還會回來
前半句話大家都很認同,小程序的確能夠更高效率的解決事情;而后半句話是張小龍后隔了一年加上去的,官方說法是:“走了還會回來”是小程序良好用戶體驗的一個反饋與贈禮。,這點其實是有點自圓其說了。
任何一個產(chǎn)品(不限小程序)都得有良好的用戶體驗,用戶才會回來。而這個用戶體驗本質是由商家的產(chǎn)品本身決定,而非小程序。
在阿拉丁指數(shù)小程序9月TOP 100榜單中,占比最多的是游戲有33個,其次是網(wǎng)絡購物16個,接著是工具9個、出行服務7個,內容資訊和旅游均為5個。
??
游戲的指數(shù)最高是因為這些游戲的內容吸引用戶,游戲的設計形式讓用戶沉浸其中,忘記時間,忘記煩惱,而非小程序這個載體;旅游和出行相關的App排名都上升,是因為用戶在準備國慶出行事宜,它們的功能、定位決定了有需求就會想起來用;而且排行榜上的大部分小程序本尊早已是有巨量用戶群的App或論壇,如同城藝龍、美團外賣等,他們只是換了一個陣地兒掠新客戶,讓老客戶用得更爽。
而“最近使用的小程序“這個入口,看起來“回來”很捷徑,但是主聊天界面頂部最近使用的第一排/列位置展示的是有限的,如果最近接觸的小程序比較多,很有可能你得在所有最近使用的列表里翻很久……
所以這些小程序用戶“走了還會回來“實屬本質決定。零售業(yè)與其總想小程序如何引流,不如先想清楚要怎么留住用戶。
新零售肯定是要留存的,那么如何留呢?
1、關注小程序動作主動化
即讓用戶產(chǎn)生主動關注的意愿,比如設置成微信會員卡,關注即有各種優(yōu)惠、券等,讓用戶產(chǎn)生“我一定要關注”的念頭。
2、關聯(lián)公眾號,內容突顯價值
雖然公眾號內容紅利已過,但是對于企業(yè)來說,線上公眾號仍然是可控的一種觸達和鏈接用戶渠道。當然這里內容質量就很重要啦,最好是體現(xiàn)官方獨特的個性和內容價值。選擇服務號,讓官方優(yōu)質的信息主動出現(xiàn)在用戶界面上,通過不斷輸送的內容增進與用戶之間的聯(lián)系和粘性,進而在每一篇文章、菜單欄內都轉化到小程序上。
3、營銷玩法創(chuàng)新
這個營銷玩法不僅限于拼圖砍價,還包括策劃的各種活動,比如最近真想拿個鍋把朋友圈所有的錦鯉都燉了xx錦鯉活動、異業(yè)聯(lián)合等,用戶越來越精,只有在營銷玩法上不斷創(chuàng)新,才能讓用戶開心滿意。
雖然我們做小程序的動作是先引流,再來留存。但是在思路上,只有先想清楚了是否要留存、怎么留存,避開幾個關于引流的坑,才能更好的利用好小程序。
立即登錄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