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戶運營實用技能:學習型社群運營怎么玩

社群是初創(chuàng)產品打造“用戶聚合力”的重要手段。作為海醫(yī)匯微信運營的輔助手段,主打“海醫(yī)V課”主題的微信社群能夠在海醫(yī)匯創(chuàng)立初期凝聚一群精準用戶客群,在與用戶群的互動中,不斷增強用戶粘性,強化用戶好感和信任感,有助于實現品牌和產品的擴散傳播,最終實現線上線下的閉環(huán)轉化。

社群是初創(chuàng)產品打造“用戶聚合力”的重要手段。作為海醫(yī)匯微信運營的輔助手段,主打“海醫(yī)V課”主題的微信社群能夠在海醫(yī)匯創(chuàng)立初期凝聚一群精準用戶客群,在與用戶群的互動中,不斷增強用戶粘性,強化用戶好感和信任感,有助于實現品牌和產品的擴散傳播,最終實現線上線下的閉環(huán)轉化。

 

1、社群定位

學習型+咨詢型社群

 

2、社群目的

 

● 品牌曝光,客群聚焦

● 文章轉發(fā),提高閱讀

● 用戶互動,了解需求

● 線下引流,消費轉化

 

3、社群細分

 

 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,社群的人數不宜過多,多則散。社群越精準,越能長期維持凝聚力,而且社群的主題和目標一定要明確。

 

(社群主題初步規(guī)劃)

 

社群主題按人群劃分,其中,女性群體具有天然的討論、分享意愿,所以我們的社群也重點關照這部分群體。不同主題對應不同診所科室,重點突出、均衡分布,運營人群也能有的放矢,宣傳到位。

 

社群成員的目標無疑是同一的,即追求健康,通過不斷學習健康知識或者接受診療改善健康現狀。相較于已然患病的人而言,健康的人可能對于健康的關照沒有那么強烈,這就需要運營人員進行巧妙地文案引導、直擊痛點,并設置有吸引力的激勵機制和低門檻的學習路徑。

 

4、社群形式

 

● PGC主題講座:定期定點

學習什么——健康醫(yī)療知識;

講師是誰——三甲醫(yī)院的名醫(yī)專家;

講座周期——每兩周一期;每月固定大專題,每兩周精選小主題;

講座時間——每周六晚上8:00 45分鐘左右;(或者每月策劃一次線下活動)

 

每期的學習主題將根據當月宣傳主題和熱點輿情決定,社群管理員將起到貫穿始終的引導作用。學習中可以插軟廣以及銷售。

 

● UGC互幫互助:提問分享

自主提問——成員關心的健康問題;

熱心解答——成員的個人經驗參考;

講座分享——邀請社群中有潛力,積極、愿意奉獻的用戶,代講師分享;

 

● 周話題討論:文章導向

用戶需求征集,感興趣的文章主題;

用戶對已發(fā)布文章的評論建議;

 

社群互動要疏密有致,不能過繁、也不能過少,講座要可持續(xù)、選題剛需、有價值。而且不學習的時間段,一定要有其它的內容輸出,如文章,討論。社群運營最怕的是一開始很熱鬧,后面就冷清、最后死氣沉沉。

 

社群作為一個媒介平臺的縮影,同樣遵循運營概念中的“用戶漏斗模型”,即進入——留存——活躍——付費,這個過程無疑需要時間加成,至于具體在哪個時間點,讓用戶完成終極目標的付費轉化,則有待沉淀觀察。

 

5、群規(guī)管理

 

● 明令禁止:廣告、灌水、表情包刷屏。

● 成員淘汰制

剔除長期沉默用戶、非精準用戶、頻繁措辭不當者

● 管理員

社群管理員主管理,群成員相互監(jiān)督。注意社群氛圍的培養(yǎng)。必要時可招募社群副管理員。

 

6、激勵機制

 

● 紅包激勵

用于向他人推薦海醫(yī)匯、激勵參與微課堂、轉發(fā)分享文章、熱心解答其它用戶提問等;

● 產品福利

產品優(yōu)惠活動、免費義診活動、內部福利折扣等;

 

7、輔助工具

 

● 一起學堂——微信內容共享平臺

 

A微信多群直播:

多個不同社群實時直播,既有群成員傳播又有全網傳播;

B社群學堂:

平臺上有很多優(yōu)質內容資源,可免費試聽,如果需要可支付一定費用轉接自家微信群內。

C建群助手:

創(chuàng)建付費群,用戶只有向群主支付加群費用才能入群,為社群運營者提供變現途徑。

D語音導出:

多群直播后,可以把課堂導出為一整段語音,便于課堂留存和分享。

 

● 一起社群——社群UGC內容平臺

 

A社群空間:多元化溝通互動

群空間、群簽到、群公告、群精華、群錢包…

B機器人社群管家

通過指令,輕松發(fā)起游戲、活動、懲罰等一系列操作;

C多群聯盟,數據共享

多群之間共享關鍵詞、精華等多種數據,拓展群內外資源。


文章申明:本文章轉載自互聯網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
文章評價
登錄后可以評論
立即登錄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