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全國上下都在厲行節(jié)約,“節(jié)約糧食,杜絕浪費”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。袁隆平院士已千古,但這位“稻田的守望者”永遠都在我們心中。讓我們用實際行動,讓“節(jié)約糧食”深入人心,這才是對袁老最好的懷念。
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將水稻雜交優(yōu)勢成功地應用于生產的科學家,為中國糧食安全、農業(yè)科學發(fā)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。
他讓“中國以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,養(yǎng)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?!眹H社會贊譽他“解決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吃飯問題?!彼侵袊嗣竦挠⑿?,也是全世界的英雄。
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由于糧食短缺,幾乎所有人都在忍饑挨餓,能夠吃飽飯是人們的最高理想。以至于人們見面打招呼第一句話就是,你吃飯了嗎?
為了讓全國人民吃飽飯,國家下了很大功夫。主要是雜交水稻的不斷改進,由1958年畝產400公斤到2017年畝產1150公斤,僅僅六十年,水稻產量整整翻了3倍。從靠天吃飯到“遇荒年不挨餓”,從不夠吃到吃得飽,從吃得飽到吃得好,袁老付出了畢生精力。
民以食為天。袁老說,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。
袁老幾乎把一生都浸泡在稻田里,他的汗水幾乎滴遍了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。
如今他老人家走了,我想,最好的紀念方式應該是節(jié)約糧食,不讓他老人家的汗水白流。節(jié)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我們應該繼續(xù)傳承和發(fā)揚光大。每個人都要樹立“浪費可恥、節(jié)約為榮”的用餐意識,適當點餐、科學用餐,不攀比消費。
尊重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尊重他的勞動成果。在悲傷的同時,我想說,袁老,一路走好,請您放心,珍惜糧食,從我做起!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一定會實現雜交稻覆蓋全球,禾下乘涼夢。
進入芒種,北方黃淮平原開始進入雨季,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進入梅雨季節(jié),華南地區(qū)進入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時節(jié),天氣潮濕悶熱,梅雨微風中,麥地人頭攢動,是豐收的喜悅和滿足。
仲夏農歷五月,時節(jié)日漸炎熱,雨水一落,人們就像置身在巨大的蒸籠里。此時若去到田野間,農人的汗水和雨水一樣,“噼里啪啦”往下落。俗話說:“芒種芒種,有收有種?!边@是一個既有收獲又得播種的節(jié)氣。